什么情况下不适宜不应该拔牙,下面12种情况不能乱拔牙

口腔小丸子
口腔小丸子
口腔小丸子
562
文章
0
评论
2019年12月14日18:22:14来源:优伢仕口腔104

拔牙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令人苦恼和不得不做的事情,这是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拔牙?拔牙的情况是什么?因为龋齿和牙周炎很烦人,没有办法~!

在过去,拔牙本身对朋友来说需要很大的勇气,但现在有了麻醉,感觉就像睡觉,我们不慌张,但拔牙也取决于人们哦,所以……

拔牙前,如实告知身体状况非常重要,不要隐瞒病史,否则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健康。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病史决定是否进行拔牙手术或做相应的准备,如麻醉剂的选择、是否需要在心电图监测下进行拔牙等。

什么情况下不适宜不应该拔牙,下面12种情况不能乱拔牙

以下是12类不适合拔牙或需要暂停拔牙的人

01

月经期女性

妇女原则上应避免在月经期间拔牙,因为在月经期间牙槽可能会出现代偿性出血。但在月经期间拔掉松动的牙齿对患者影响不大。

一些“根深蒂固”牙齿,如阻生牙或伏击牙,应在月经后拔除。数据显示,女性最适合在月经周期的第10天拔牙,伤口愈合相对较快,不易发生细菌感染。

02

妊娠期女性

有些人认为在怀孕期间不能拔牙,因为它可能会导致流产。但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3~7个月的拔牙更安全,对妊娠没有不良影响。

在此期间拔牙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拔牙前一天和拔牙当天,肌内注射黄体酮10毫克。

②肾上腺素不能添加到拔牙麻醉剂中。

③麻醉必须完全,止痛效果更好。对于有习惯性流产或习惯性早产史的患者,孕期禁止拔牙。

03

心血管疾病患者

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超过180/100毫米汞柱。一般心脏病患者,只要没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轻度活动或平卧时心悸气短),就可以拔牙。

但拔牙时,不要在麻醉剂中添加肾上腺素,以免心动过速,诱发心力衰竭;麻醉完全,动作轻,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出血或损伤;拔牙前后应预防感染,因为心脏病患者的抵抗力降低,比正常人更容易合并感染。

04

高血压患者

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凝血过程有障碍,因此有出血倾向。拔牙后出血难以停止,会导致大出血和生命危险。白血病患者,由于容易感染,拔牙后的伤口也可以成为感染灶,导致严重的全身感染,难以控制。因此,当这些患者患有牙病时,应进行保守治疗,禁止拔牙。

05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由于抵抗力下降,术后容易感染。如果病情严重,应暂停拔牙。如果需要拔牙,请咨询内科医生,术前服药几周控制血糖稳定(一般拔牙适应症要求血糖控制在8.88mmol/L以下)。拔牙前后应使用抗生素,防止并发感染。

06

肝、肾功能疾病患者

急性期肝炎或严重肝功能损害应暂停拔牙,因为此类肝病可缺乏银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或肝脏无法使用维生素K合成相关凝血因子,导致术后出血,必须在疾病改善后进行拔牙。在手术前提前给这些患者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促进凝血酶原合成,补充纤维蛋白原不足,避免事故发生。

严重肾功能损害者不能拔牙,以免引起肾功能衰竭。一般来说,对于肾病较轻的患者,拔牙前应注射抗生素,防止拔牙引起的临时菌血症,促进肾病的急性发作。

07

甲亢

这类患者可因感染、手术、焦虑引起甲状腺危象,严重者可引起衰竭甚至死亡,因此不宜冒险拔牙。必须拔牙时,应进行详细检查,使其基本新陈代谢+20%以下,脉搏每分钟100次以下,麻醉剂不含肾上腺素血管收缩剂,手术前后应服用抗生素。

08

急性传染病患者

恶性贫血、严重肺结核、营养不良、过度疲劳可降低身体抵抗力,延缓伤口愈合,合并感染,应暂停拔牙。

09

器质性和功能性神经病患者

患有此病的患者应考虑术中和术后诱发疾病发作的可能性。如果必须拔牙,手术前应咨询神经内科医生,术前应给予镇静剂。

10

患者进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期间和治疗后一年内不宜拔牙,以免引起放射性骨髓炎。放疗一年后必须拔牙时,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

11

患者牙齿位于恶性肿瘤区域

禁止单独拔牙,但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应与整个牙齿一起切除。因此,如果患牙区有经久不愈的溃疡,应先取活检,排除恶性肿瘤后再拔牙。

12

血液病患者

有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坏血病等血液疾病。如果拔牙,很可能是因为凝血功能不足,术后血流不止,所以要避免拔牙。

对于有长期贫血史,自述日常状况良好的,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血常规检查。一般血红蛋白为80%g/L(8g/dl)以上者可以拔牙。

因此,无论什么样的小,都要详细咨询医生,以免影响全身。毕竟,身体是革命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