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络,经穴名。针灸甲乙经。别名通间,通门。属手少阳三焦经。
名称解释
三阳络。三阳,指手三阳经的气血物质。络,联络的意思。穴名意指手三阳经的气血物质在此交会。
由于会宗穴的气血是由阳变阴的寒湿之气,穴内温压下降,手阳明少阳的阳气汇入穴内。这个穴位有联系手三阳经气血的作用,故名。
位置
在前臂背面,当腕背横纹上4寸时,尺骨与桡骨之间。
取穴方法
半屈肘俯掌,手背腕横纹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取穴。
功效主治
【功效】舒筋通络,开窍镇痛。
【主治病】口耳疾病如暴力、牙痛、耳聋、嗜卧、肘臂疼痛、急性挫折腰痛、暴力、龋齿疼痛、眼病、下牙痛、失语、寒冷发热无汗、挫折腰痛、手臂疼痛、上肢瘫痪、头痛、手臂疼痛、暴力脑卒中、龋齿牙痛、内伤、脑血管后遗症等。
穴位配伍
配曲池、臂穴,主治手臂疼痛。
配听宫、中渚穴,主治耳聋。
配耳门,听宫,中渚穴,治耳聋。
配曲池、合谷、肩井穴,治疗中风后遗症上肢不遂。
配合谷、曲池、外关穴,治疗手背痛。
配支沟、通谷、廉泉穴,治疗失语症。
配支沟、风池、廉泉、治暴哑。
配大包,阳陵泉穴,治嗜卧。
配大椎、百会穴,具有刺激阳气的作用,主治嗜卧。
日常保健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甲垂直按压三阳穴,揉3分钟,先左后右,可有效缓解牙痛。
【针灸方法】直刺0.5-1寸,局部酸胀感,可扩散至肘部;或斜刺穿Xi门,前臂有麻胀感,并向指端传导。
艾灸3-5强;艾条灸5-10分钟。
穴位妙用
三阳络穴的镇痛作用
据报道,三阳穴对胸部手术有很好的镇痛作用。
针刺三阳络,如二尖瓣扩张,三阳络穿透Xi门,电脉冲输出强度较大。肺切除术,三阳络穿透Xi门,针麻效应133例I,II等级率为85.7%。
对于21例正常人来说,针刺镇痛实验表明,血液中内啡肽的增加与针刺前后的值有显著差异,其含量与镇痛效果平行。针刺三阳穴后,血液中的组胺没有升高,而对照组(非针刺组)的疼痛测量显著升高。说明针刺三阳络可以抑制疼痛刺激引起的血液中组胺的升高。
针刺正常人或患者三阳络可显著提高胸部同侧切口旁皮肤的疼痛阈值和两点识别阈值;与药物全身麻醉相比,血压明显稳定,不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
穴位选择是中医治疗的关键环节,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或专人指导,才能选择穴位进行治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