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牙总是哭个不停,家长应该怎么办

侠名
侠名
侠名
2142
文章
0
评论
2019年11月15日19:14:23来源:网络139

每个人都会有牙病,口腔问题不仅不会放过成年人,也会经常让孩子们痛苦万分,有时候看牙是一件必要的事情,不过,孩子比起大人来说配合难度往往要大得多。

给孩子看牙,经常是一件苦差事。临床上,很多孩子因为牙病就诊。经常见到,孩子哭闹不已,家长满头大汗,软硬兼施,最后上演全武行,还是不能顺利治疗。这些家长,往往非常羡慕那些配合很好的孩子。

其实,家长们可以事先做好一些工作。一开始家长不必急于让孩子就诊,先带孩子熟悉诊室周围环境,适应牙科设备转动的声音,请医生介绍牙科检查器械,以免增加孩子的恐惧与逆反心理。

在治疗时,家长也应适时回避,离开前可以明确告诉孩子:“听医生的话,等你治好牙,我再带你回家。”让孩子无路可退,只好乖乖地接受医生诊治。

看牙其实没有那么痛,千万不要误导了孩子。在去医院看牙之前,请尽量把这件事情淡化处理,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做一个张嘴检查,有坏牙把它处理了就好了。千万不要在去医院之前就用带有恐吓、吓唬的语气来告诉小朋友,看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你不 关键怕啊!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心理。

如果碰巧家长也需要看牙,那最好家长先看牙,做个表率,也让孩子有个直观的认识。你看,爸爸妈妈看牙没有哭闹,很正常就看完了。很多时候孩子的疼痛只是心理作用,如果能平复他的情绪,他的耐受程度会一点点提高。

不过,家长们也不要矫枉过正。治疗前不能欺骗孩子,保证看牙没有任何不适,避免起到相反作用。随着现代口腔技术的发展,我们有适合儿童的治疗方法及无痛局麻方式,请家长勿过于担心治疗中的疼痛问题。良好的情绪及心理诱导是保证患儿积极配合治疗的基础,需要医生和家长共同完成。

由于孩子还小,所以看牙的责任一般要家长来负担。孩子治牙成功与否与家长的配合态度关系密切,过度溺爱孩子,实际上会干扰医生正常工作、对治疗不利。另外,就诊前的早餐或午餐勿让孩子进食过饱,甚至应提前进餐,以免在就诊时因哭闹或在医生用棉卷置于口中隔湿时引起恶心、呕吐,增加患儿的不适感。

父母是不是需要陪伴孩子的整个补牙过程呢?未必。在看牙的时候,根据年龄段情况,家长能不在医生旁边,就尽量让孩子自己看牙,这样小朋友会更加独立、坚强。如果确实需要在旁边,可以为他加油、鼓劲,而不是在旁边不断地批评他,增加他的负面情绪。孩子本身就害怕,如果没有鼓励会更加抵触。同时在医生治疗时尽量不要说话,一来保证就诊时的安静环境平复孩子的紧张情绪,二来你的一句“疼不疼啊?”“医生你轻一点啊?”可能会加重孩子的恐惧心理,反而会造成不良后果。

有了第一次的看牙过程,就会好很多。很多时候,孩子的第一次就诊最需要的不是牙齿的治疗,而是心理上的接受。因此,在第一次就诊时建议做一些简单的适应性治疗,比如口腔检查、指导刷牙,等等,等孩子对环境情况适应后第二次来就诊配合程度就会明显提高,这时再完成所需治疗,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