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休整工艺(石膏组)
一、接模(检查工作模型)
收到牙模时,师傅首先要看医生的要求,以及来模的生产条件是否合格,即来模是否完好,印模是否清晰。如有疑问,请立即送质检部门处理。检查后的模型应放置在合格区、待确定区、待检验区和不合格区。用铅笔标明待加工的牙齿位置,以避免错货。
二、修复工作模型
用模型修整机修整底部及周围,修整后底部至牙龈厚度为0.9~1.2cm。打开固位槽,增加模型与底座的结合。注意不要损坏基牙和相应的颌牙,可以确定咬合关系和游离端。
三、上复位盒(俗称胶盒)
在复位箱中填充石膏,并将修复后的模型压入。可以先在固位槽中填充少许石膏,然后再压入。稍干时,刷上粘在复位箱和基牙上的多余石膏。复位箱表面与整个牙龈之间的距离应为6~8mm左右。
四、修整颈缘
首先,部门负责人根据每个员工的技术水平进行分配。看清模型基牙的肩部和牙龈的位置,用手术刀轻轻刮基牙,确保牙龈边缘的准确性,使颈部清晰光滑。注:模型上的石膏肿瘤应先切除,识别肩部和牙龈,稍微修复,不允许刮到肩部位置,否则会使颈部边缘过长。基牙两侧相邻牙齿的接触面可刮0.1~0.2mm恢复冠的接触区域。桥体的处理应根据牙龈的丰满度来确定,刮除时应均匀。
五、倒凹处理(俗称扣位)
检查加工后的基牙是否凹陷。如果是垂直的,用铅笔画出牙齿的颈线,以方便边缘的准确修复。注:切牙一般不能在唇侧和后牙的脸颊肩上补充石膏,否则会导致密度下降,影响修复效果。
六、分离模型
用0.2mm薄U型石膏分离锯沿着患牙(基牙)附近的牙龈方向锯,并与患牙(基牙)长轴平行。锯时注意模型不要太湿,以免粘锯片,锯缝要窄。切割时不要伤害患牙(基牙),保持垂直切割。锯线在两侧平行。
七、修整代型(俗称车边)
颈缘线0.5mm以下,宽为3mm在这个范围内,用技术研磨机夹住大球钻进行修复,修复成凹面,然后用锋利的设备修复游离龈部分的石膏,暴露龈沟底部。根据颈肩平台的形状和不同铸造条件的要求,适当延长替代颈边,以补偿合金的收缩。这可以形成清晰的牙齿和颈线,方便蜡颈形状的生产。如果医生没有准备好肩平台,瓷牙应该保留0.3~0.35mm,钢牙可留0.3mm左右边缘平台,要求厚度均匀,无锯齿形。
八、涂间隙涂料(俗称涂油)
先在颈缘涂一层硬模水,稍干后离开颈缘0.5~1mm左右两侧,从颈部边缘均匀涂抹一至两层间隙涂层。整个冠表面应涂上光滑、完整、均匀的间隙涂层。间隙涂层的目的是补偿合金铸造过程中的硬收缩,确保修复完成后能顺利到位,并为粘合剂预留一定的间隙。
九、调整咬合
检查复位箱的咬合关系。如果有固定咬合关系的咬合蜡,在确定咬合之前,必须适当处理咬合蜡。咬合前,先切掉颌面多余的石膏,以免影响咬合关系,检查复位箱的固位力是否牢固,然后用滴蜡法固定咬合。
十,上颌架
用石膏将固定的牙齿模具与颌骨连接起来。石膏要小巧光滑,上下不能倒置,中线齐。
十一、质检出货
以上每个过程都不允许磨损和断裂基牙。完成后,部门负责人应检查是否按设计单制作,并检查编号和咬合。同时,检查篮子和牙齿模具是否干净。符合要求后,签字送质检部检查合格,转下部。
蜡型设计工艺(蜡型组)
蜡型部是金属烤瓷内冠和金属全冠的设计制造部门,即金属烤瓷的第二道工序.
一,检查
检查上一部门制作的模型是否合格,是否有备件,如彩板、桩钉、咬蜡、旧牙等。检查是否符合制作金属瓷器的条件,是否能按要求完成,检查货物分别放在合格区、不合格区、待确定区、检验区。如有任何问题,请迅速与质检部或上一部门沟通。
二、制作蜡
检验合格的货物由师傅根据每位员工的技术进行分配。在基牙表面涂一层分离剂,在85~95度的蜡水中浸泡一秒钟,使基牙表面粘上均匀的黄蜡。冷却后取出黄色和辛辣的,检查是否光滑,是否有裂纹。完成后,在原黄蜡上均匀加一层青蜡,保证蜡光滑。然后在基牙舌侧颈缘加一层梯形厚约0.6mm,宽度在1.0~1.2mm肩平台。用红蜡恢复缺牙区域的基本形态,然后回切,使牙齿的各个表面保留瓷器的位置,约为1.5~1.8mm。蜡型不能有任何尖角。蜡型厚度在前牙0左右,前牙0左右.35~0.4mm,后牙厚度约为0.4~0.45mm。
钢牙用红蜡加入基牙颌面,直到可以接触到颌面,恢复出牙的解剖形态,用手术刀雕刻出牙颌面的形态,前牙舌面应做成舌窝。咬合整体离开0.1~0.2mm,确保能拉出一两张咬合纸。单冠四轴表面形状准确,蜡表面光滑。桥体的连接应小心。简而言之,蜡型应具有一定的厚度,厚度均匀,与基牙紧密,表面光滑。注意蜡,蜡温度不宜过高,以熔融为准,以免产生内应力,导致蜡型变形。最后,检查边缘、咬合、邻接等。
三、安插铸道
用2.5mm蜡型最厚、最光滑的地方连接一两条厚蜡条,长度约4条cm左右蜡条与牙齿长轴成45度角。取蜡时,应朝相反的方向取出,取牙时要轻柔,防止蜡变形和裂纹。
四,包埋
将蜡型圆形放置在铸圈上2/2~3/5,必须摆放整齐,与伞顶相似。蜡型与橡胶圈的距离为5~7mm,一个圆圈不能超过60克,即蜡型的总重量必须小于6克。喷上洗蜡水清洗蜡型。埋前用气枪吹干,将水与膨胀水按比例倒入搅拌杯中,加入适量埋料,用石膏刀快速搅拌8至10秒,然后用真空搅拌机搅拌40至60秒,将搅拌好的埋料匀速倒入铸圈匀速倒入铸圈,可用冲击器协助埋地。注意埋地材料中的气泡和适当的比例。根据蜡的重量,如果蜡重5克,需要300~350克,膨胀水70~84毫升。
五、质检出货
师傅整理好牙模,再次检查设计单上是否有备件,是否齐全,确认后签字,然后送质检部检查合格后转入车金部。
车金处理工艺(车金组)<
二、车金组
1、 将蜡型送来的货篮逐一按设计单进行检查,看附件是否齐全,分别放在合格区、待判定区、待检验区、不合格区。
2、 将喷砂处理后的铸件进行切割,按牙位对设计单逐个分好。确定后由师傅按员工的技术能力进行分货制作。
3、 将内冠在基牙上进行调试,在戴牙过程中不允许磨损基牙和弄断基牙,不能过紧或者过松,边缘不能有短缺现象,拿起轻轻晃动是否脱落。
4、 将整个内冠都戴合适后,开始调整牙体形态、弧度、外形、长度。可参照邻牙或者对侧牙,必须考虑有足够的上瓷空间。正常金属标准前牙内冠完成后厚度为0.23~0.28mm,后牙为0.35~0.4mm。金属表面保持圆滑,边缘清晰、大小一致。肩台宽度为1~1.2mm。以上的整个过程,都不允许断牙和损坏基牙。检查产品、牙模、货篮是否干净、核实产品与设计单是否符合其要求。各工序完成,由师傅逐一检验确认签单后放行。
三、钢牙组
1、 先按设计单检查上部门送来的货,附件是否齐全,若附件不齐全,马上与上部门沟通或交与生产技术部长处理。
2、 在基牙上试戴密合后装上复位盒,把近远中接触区戴密合,以面接触为宜。将咬合调整到有0.1~0.2mm的间隙,即能拉出两张咬合纸为标准。调磨时应该注意钢牙的厚度不能小于0.3mm。如钢牙厚度已为0.3mm,标明要调改对颌。
3、 按蜡型设计好的形态来修整,牙形尽量参照邻牙对侧牙。长度弧形与余留牙一致,有条件者的必须将牙花和峰位做出来,牙花要参照标准模型制作。尽可能做到左右协调后再进行打磨抛光。抛光首先使用胶轮,此时应注意如果边缘过短,以免边缘过于锋利把毛轮和布轮划破。另外注意颌面不能磨的过平应有一清晰的合面,邻接面应尽量少磨。打磨后的钢牙应该是光滑、明亮,没有砂眼,粗糙的痕迹,无肉眼可见的斑痕、裂纹、锐角、毛刺,残渣等缺陷。以上这个过程,都不允许有断牙和损坏基牙。检查产品、牙模、货篮是否干净。核实产品与设计单是否符合其要求。各个工序完成后,由师傅逐一检查确认签单后送往质检部门。
上瓷工艺流程(上瓷组)
一、OP组(上遮色瓷)
1、收到车金组交来的货,按要求分别放在合格区,待判定区、待检验区、不合格区。然后检查附件是否齐全,牙模是否损坏,桥体设计是否有长短,有没有变形等技术上的问题,并且查看设计单上医生的工作要求是否和收到的货相符。货篮和牙模进行清洗干净,车金部门的粉末较多,应该去除干净。确认没有问题后由师傅根据每位员工的技术水平进行分货制作。
2、检查后的金属桥冠用氧化铝砂均匀地喷在金属表面,金属表面成均匀粗糙状即可,喷砂后用清水冲洗后放入蒸馏水中,用超声波清洁器清洗二到三次,然后用干净的纸巾擦干水分或者放入炉内烘干。排气预氧化时温度应为980度,处理好的金属不能用手接触,预防手上的油脂引起气泡。
3、根据制造商作业指导书程序处理,炉温的程序参照制造商所指定的说明,每种金属都有其特性,如有些金属处理后需要再经过喷砂处理,有些则可以立即上底瓷(WO)处理后的金属颜色是浅金黄色。
4、上一层遮色瓷,先用关刀调均匀后用小毛笔很薄而又均匀地涂在金属表面,千万不能涂太多或者太厚,否则会令金属和遮色瓷之间产生气泡。烧结程序参照瓷粉制造商的作业指导书的指引即可。第二层瓷才能完全的遮住金属的颜色,这层瓷应该厚薄适中,太薄便会把金属的灰暗色暴露出来,过厚会导致颜色偏黄或者裂纹起泡影响所要求的颜色。
5、以上工作完成后检查产品、牙模、货篮是否干净,内冠不允许有多余的遮色瓷出现。核实产品与设计单,由师傅逐一检验确认后签单后放行。
二、上瓷组
上牙本质瓷时,玻璃板上的瓷粉必须分清和标色,以免弄乱。先把瓷粉和水拌成糊状,水分不能过多也不要研磨过度,否则会影响颜色,或者出现小水泡现象。堆砌牙体形态时,应根据每颗牙齿的特征来堆砌,把堆砌好的体瓷每份都要给师傅检查、修改后方可堆牙釉质瓷和透明瓷。堆砌的时间越短,颜色便会越自然。长时间堆砌及拍打推压瓷粉,都会影响颜色的自然通透度。堆砌时应该把牙堆大一些,放大约18%~25%。牙合面瓷层厚度约为1.8~2.5mm,轴面厚度约为1.0~1.2mm,预备烧结后的收缩.烧结程序参照作业指导书进行制作。由师傅检查所有的牙齿烧结后颜色及牙体形态是否标准正确,有无邻接过大,边缘显露金属,起泡,断裂等现象。如果没有达到其要求的再进行一次加瓷,直到跟工作单上的要求相符合。最后检查附件是否齐全,签字后才可以送去车瓷部。
三、上釉
上釉是为了模仿出更加逼真的效果,用染色粉可以提高彩度或者使牙邻面的颜色加强或者个性化。将车瓷部送过来的货进行检查,是否和设计单要求一致,牙模是否完整,上下是否协调,咬合关系是否良好等。确认没有问题后,由师傅进行分货。先用牙刷将表面灰尘洗去,再用超声波清洗器加蒸馏水清洗。若有要添加瓷的必须在上釉前把瓷加好。尤其应该注意邻接面。上釉时的光油粉及各种色素不能过稀或过稠,过稀会做成没有光泽,过稠会做成表面颜色不均匀。每份后牙必须要有颈缘及花色。上釉必须按照设计单上要求的颜色对准比色板,对比颜色时不要在光线过强或者过弱下进行,否则颜色会有偏差。按作业知道书程序进行烧结,完毕后用比色板再次对比是否一致,近远中桥体颈缘是否缺瓷,是否光滑、明亮,有无肉眼可以看见的斑痕、裂纹、孔洞、黑点等。确认后检查设计单上的要求是否有问题,是否附件齐全,没有问题则可签字后送往抛光。
车瓷形态调整工艺流程(车瓷组)
一、车瓷部检验员将上瓷部门送来的货,进行逐一的检查。看其设计单编号和模型编号是否一致,牙模和附件是否齐全等。按要求放在合格区、待判定区、待检验区、不合格区,由师傅根据每位员工的技术水平进行分货。
二、先将烧结后的烤瓷牙戴在基牙上,使其密合,检查并调整两邻接面,检查桥冠是否密贴。再调整咬合关系,在有位置的情况下比原咬合关系低0.1~0.2mm,瓷的厚度必须不小于1mm,要保持颜色的准确性。必须注意不允许折断基牙。
三、完成后的瓷牙,能与模型紧密贴合,做到上下左右协调。后牙颌面形态不完全与标准颌面形态一致,每个牙都有变化,应该注意模仿对侧的形态来制作。前牙的邻接点是有独立性,具有仿真效果,每个牙的邻接点应尽量向舌侧移。注意轴面的外形高点及颌面的窝沟点隙。形态与原模同名牙或按要求制作。舌侧瓷有明显的分界线,形态符合生理解剖形态。完成后再使用白胶轮研磨一次,使瓷表面粗糙部分磨去,由师傅逐一坚持附件是否齐全,经检验合格后签字送往上釉。
质检部做出厂质检
质检部根据公司检查标准做出厂质检。
评论